今天是: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 >> 实用技术 >>正文

汛期畜牧业生产防汛技术指导

来源:咸宁市农业科学院 时间:2025-06-25

汛期易出现强降雨、洪涝等灾害,干扰畜牧业正常生产秩序,同时也会使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增加,养殖场户们可以根据本文查漏补缺,有效应对汛期灾害对生产的影响,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减少损失。主要包括汛前预防、汛期管理、灾后恢复等多个方面,以下是具体内容:

一、汛前预防

(1)加强隐患排查:对畜禽栏舍、饲料仓库、机械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,确保没有结构性损害或腐蚀问题;检查供水管道、排水沟、排水管道等,清理给排水系统堵塞点位;对粪污处理、存储等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;检查电线、开关、插座等电力设施,及时更换漏电管线。

(2)做好物资储备:储备足量饲料和饲草,至少储备7-14天的饲草料;储备常用的药品和消毒剂,包括应对常见疾病的治疗药物和预防用的疫苗、驱虫药等;准备消毒设施、发电机及燃料、灭火器、沙袋、抽水机、应急照明等应急物资;准备便携式栏舍或临时安置设施,如果有条件可以提前预备好一些临时安全场所。

二、汛期管理

(1)确保畜禽安全生产:定期检查养殖圈舍、饲料库等的屋顶、门、窗是否完好,及时做好加固、维修、隔档等防范措施;在养殖场外加宽、加深防洪沟,保证周边及场内积水及时排出;加强圈舍电路检查,有条件的可备好发电机;重点检查加固雨污分流设施,做好沼气池、贮存池等设施运行监测。

(2)保障供给,加强饲草料管理:饲料贮存间要做好防水防潮工作,保持通风,防止饲料霉变;加强草料库、青贮窖等的检查和管理,及时维修加固,防止雨水淋湿、浸泡草料;地上式青贮窖及时清淤、排水,检查青贮密封情况;地下式青贮窖进水后及时抽水排水,根据情况将未受损青贮饲料转至干燥青贮窖;受雨水浸泡干草与未受雨水浸泡干草、精饲料及时分离。

(3)做好安全防范和应急值守:制定紧急撤离预案;加强汛期值班值守,关注天气变化;养殖场户等生产经营者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,认真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。

三、灾后恢复

(1)畜禽圈舍修复:汛期过后,受灾养殖场户应首先对圈舍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快速评估,确定损害程度,及时转移畜禽、排水清污,根据受损程度快速修复圈舍,做好圈舍通风和温湿度控制。

(2)畜禽饲养管理:对畜禽进行全面临床检查,关注是否有受伤或染疫等情况;饲喂前应仔细检查饲草料,防止因使用霉变饲草料导致畜禽中毒;灾后需要根据畜禽的健康状况和体质恢复需求,评估其营养需求的变化,调整饲料配方;确保提供充足且清洁的饮水;加强母畜饲养管理,防止流产;加强仔畜、雏禽保育工作,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,提供高营养价值的饲料。

(3)做好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和消毒控媒:快速打捞收集死亡畜禽,进行深埋或集中收集后运至无害化处理厂处理;严格死亡畜禽转运管理,运输车辆车厢应密闭、防水、防渗、耐腐蚀、易清洗消毒;实施无害化处理,优先选择专业无害化处理场集中处理;对畜禽圈舍、屠宰加工场所、畜禽交易市场、运输车辆及用具等全面开展预防性消毒。对受水淹的圈舍、食槽、畜禽用具、运输工具等,需在排水清污后进行彻底消毒;对污染严重的圈舍可适当提高戊二醛浓度并增加消毒频次,或采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等氯制剂消毒。

(图/文 唐燕妮)